A.
M.
E.
>動態分類
中國古典建筑造園詳解
分類:
行業資訊
2021/02/19 17:15
園林建筑的布局自由,可以居中可以觀景,觀之能人畫。這里所說的自然,并不是不講章法,而是與相對嚴謹的軸線格局比較而言。我們都知道。古典園林中常常會有一個主體建筑,在家幾個副體建筑,中間用廊連接,形成一個建筑組合體。這樣不僅可以突出主體建筑,還可以強化主建筑的藝術感染力,并且還有助于造成景觀,這使其欣賞價值和使用功能都有。
主體建筑通常作為園林主人宴聚賓客的地方,屬于全園的活動中心,通常建在地位突出,景色秀麗,足以能影響全園的緊要處所。主體建筑前鑿池,隔池堆山作為對觀景,左右曲廊回環,大小院落穿插滲透。為了點綴風景,增加園景園趣,造園家還與山水林木相配合,因地制宜地布置一些亭、廊、榭、橋等小品建筑,構成一個完整的藝術空間。我們所熟知的蘇州拙政園中園部分,就屬于這樣的格局,以“遠香堂”為主體建筑,形成了一個明媚、幽雅的江南水鄉景色。
中國古典造園為了追求景觀的深、奧、幽,因此十分重視植物的配植。從許多園林的景況來看,這方面也有一些規律性做法。山姿雄渾,植蒼松翠柏,山更顯得蒼潤氣拔;水態輕盈,池中放蓮,岸邊植柳,柳間夾桃,方顯得柔和恬靜;懸崖峭壁倒掛三五根老藤,或者在山腰橫出一棵古樹老枝,給人的感覺則是山更崇高壯美,峰尤不凡,窗前月下若見梅花含笑,竹影搖曳,這樣也更富有詩意畫情。
由此可知,岸邊植柳、高山栽松、山中掛藤、修竹千竿、水上放蓮、雙桐相映作為中國古典園林植物配置的常用手法,是非常有審美趣味的。